近日,低调了一段时日的小米和雷军,再次站上公众话题中心。
自今年3月因小米SU7车祸事件引发热议,并一度将公众关注焦点上升至智驾安全性话题,进而迫使新能源车智能驾驶宣传齐齐“刹车”,或许为避免舆论的进一步发酵,一贯是互联网焦点的雷军和小米,已保持低调了许久。
5月15日晚,雷军在微博宣布,小米自研的SOC芯片玄戒O1,将在5月下旬发布。19日,雷军又连发数条微博,除了宣布小米战略新品发布会时间定档5月22日外,还详谈了小米的芯片之路。文中,雷军坦言“我们发现,只有做高端旗舰SoC,才会真正掌握先进的芯片技术,才能更好支持我们的高端化战略。”
自2020年正式喊出高端化口号至今,小米在高端手机市场上持续布局,这次自研芯片的面世可以称得上一次里程碑式的事件,在围绕汽车业务的舆论尚未完全平息的时刻,“造芯”的热度,一定程度上使作为小米业务基本盘的手机业务成功“救场”。
无独有偶,在雷军官宣自研芯片新消息前三个小时,与小米手机布局高端市场时间线相似的荣耀宣布,荣耀400将全球首发搭载满血骁龙 7 Gen4 芯片,Pro版将搭载骁龙 8 Gen3 芯片。
5月16日,荣耀官宣荣耀400系列将于5月28日晚发布。只是相较于自带互联网体质的小米自研芯片、新机型小米15S Pro首发搭载玄戒O1频频登上热搜,使用高通芯片的荣耀新机所引发的话题热度似乎相对低了一些。
在荣耀诞生之初,便有市场声音指出,它是华为为了对标小米而推出的子品牌。而在高端化的路径方面,荣耀和小米的布局时间线也相近。在小米喊出高端化口号的同年,荣耀从华为剥离走上独立之路,彼时荣耀的掌舵人赵明坦言:“未来,只有实现高端突破,把高端品牌立稳,荣耀服务全人群的目标才能成为现实。”也奠定了荣耀走高端化路线的方向。
如今两者同样在高端化道路上前行了超四年,路径和现状却各不相同。近期,在小米试图通过自研芯片构建技术壁垒,剑指苹果、华为、三星们的市场地位时,荣耀正因销量排名退居others而不得不选择先走性价比来曲线救国。
这种路径分化的背后,既是不同企业基因使然,也是中国手机产业转型期的不同写照。
SoC芯片自研仍是“少数派 ”
作为手机的核心部件,芯片自主研发和量产的能力是衡量一个手机企业是否突破核心技术的关键指标,也是支撑高端手机市场份额的一大助力。在小米之前,全球市场上真正意义上具备设计SoC芯片实力的手机厂商仅有三星、苹果和华为。而正是这三家长期占据高端手机市场头部位置。
据Counterpoint Research披露的数据,2024年全球高端手机(售价≥600美元)市场中,苹果以66%的市场份额占比位居首位,三星以18%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二,华为以以7%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三。
除上述三家外,小米近年来在高端市场稳步增长,2024年市场份额已跻身全球前五,尽管距离苹果、三星和华为仍有差距,但彼时作为没有搭载自研SoC芯片的手机厂商,与其他友商相比,能拥有与上面三者一战的能力已属不易,自研芯片可以看做是其追求更好位次的拔高之举。
但自研芯片之路并不好走。作为智能手机核心处理器的SoC芯片要研发成功,需要高昂的流片费用、长周期的技术迭代、供应链把控、软硬件协同优化等,每一方面都需要企业在时间、金钱、人力等方面进行“压强式”投入。
2017年,小米曾发布首款自研手机SoC芯片澎湃S1,由小米5C首发搭载,这让小米成为当时全球第四家拥有自研手机SoC芯片的智能手机品牌。但由于种种原因,澎湃S1市场反响平平,后续的澎湃S2更是遭遇流片失败,自此小米按下了手机 SoC 项目的暂停键。
2019年,OPPO启动造芯计划,组建了3000人的豪华研发团队,但尚未推出SoC芯片,2023年5月,OPPO宣布关停旗下负责自研芯片业务的哲库ZEKU,3000人团队就地解散。在宣布终止芯片自研业务的会议上,哲库CEO刘君说出的那句“自古多情空余恨,好梦由来最易醒”,也概括了OPPO造芯的悲情结局。
小米和OPPO在造芯路上的曲折,也证明了造芯的难度之大,需要面对巨额花费付之流水的可能性。
基于此,现阶段自研芯片的成果,更显弥足珍贵,特别SoC(系统级芯片)仍是“少数派”达成的成就,更多手机厂商目前仍选择与高通、联发科等芯片供应商合作,走更稳妥的路径,荣耀和vivo走的便是这条路。
同为主流国产手机厂商,vivo在芯片自研上也有所布局,但主要发力自研影像芯片等小芯片,在高度集成、担任手机核心角色的SoC芯片方面则与高通、联发科关系密切。
2023年,赵明曾坦言,目前并没有开发SoC芯片的规划。彼时,他表示:“荣耀今天与联发科、高通的合作,让我们可以拿到最优秀的芯片解决方案,与此同时高通、联发科也会把很多能力对荣耀开放,或者对未来的规划进行沟通。”
随着小米玄戒O1的面世并宣布开始大规模量产,拥有自研SoC芯片的国产手机厂商增至两家,这种属于“少数派”的技术壁垒无疑为小米冲击高端手机市场增添了助力。
天风证券认为,在手机市场竞争中,自研芯片带来的体验优势和规模效应使得小米具备高端化的基础要素,预计自研芯片或有望提升小米高端手机的综合体验。
出货量分化下的路径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