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将于2025年2月10日在深圳总部召开智能化战略发布会,重磅推出“天神之眼”高阶智能驾驶系统,融合多传感器、自研芯片及算法,目标是通过高阶智能驾驶技术(如高速NOA系统)的普及,实现L3-L4级自动驾驶,覆盖更多价格区间车型。
令人振奋的是,有媒体称比亚迪计划将“天神之眼”下放至10万元级别车型,20万元以上车型中提供高阶智驾选配,30万元以上车型中标配该系统。这不仅将推动比亚迪自身销量增长,还将颠覆整个智能驾驶产业链。
比亚迪的“天空之眼”智能驾驶系统到底是什么,上下游产业链、竞品对手有哪些?另外合作伙伴、挑战与趋势是什么?今天全面展开分析一下:
一、什么是“天神之眼”
1、基础概念
比亚迪「天神之眼」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基于多传感器融合技术, 结合比亚迪自研的高算力智驾计算平台和端到端算法架构为核心,协同周边分布式域控,具备整车各类传感器的高度融合感知能力,首创提出控制算法的分布式布局,极大提高了「整车智驾」的响应速度和驾驶体验让「整车智驾」真正做到在危险发生前尽早识别、尽快纠正、精准控制。
就如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表示:“整车智能,才是真智能”,该技术架构以整车智能智电融合为核心,通过更强的硬件和基于璇玑架构的整车融合感知,以及超人类安全网的规控,实现 BAS3.0 + 超人类驾驶辅助的广义驾驶。
2、分为三个等级
(1)天神之眼100:纯视觉方案,无激光雷达,由 12 个摄像头、5 颗毫米波雷达和 12 个超声波雷达,智驾芯片用的是英伟达的 Orin N或黑芝麻,芯片算力为 84TOPS,部分车型如 24 款汉 EV 用的是地平线征程 5 芯片,算力 128TOPS,能实现高速 NOA,主要用在10万级别车型上。
(2)天神之眼300 :标配了激光雷达,配备英伟达Orin-X 芯片,算力为254TOPS,由 1 颗激光雷达、13 个摄像头、5 颗毫米波雷达、12 个超声波雷达组成,可实现高速+城区的全场景 NOA,主要用在王朝海洋旗舰车型及腾势方程等中高端车型。
(3)天神之眼600:基于英伟达双 OrinX 芯片, 3 颗激光雷达,5 颗毫米波雷达、12 颗超声波雷达和 12 颗高清摄像头;主攻城区无图 NOA(端到端大模型+车位到车位),在仰望等高端车型上搭载。
3、什么是BAS3.0 +
BYD Assistant Driving System 3.0+,是比亚迪在智能驾驶领域的最新技术成果,于2024年8月 腾势Z9GT预售会上提出。
BAS 3.0+“广义”智驾分两部分:一是BAS 3.0狭义智驾,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智能驾驶系统;二是“+”,也就是与狭义组建广义智驾的增强部分。两部分都由传感模块、感知模块、规控模块及执行模块构成,且各模块之间桥接、互通,组成大感知、大规控、大执行。狭义智驾是为了实现“类人类”,有了“+”,则能“超人类”驾驶。“超人类”才能带来L4最高级别智能化体验。
以下是BAS 3.0+系统的主要特点和功能:
技术&功能升级:Bas3.0+系统通过数据驱动的大模型技术,实现了从2D到3D的感知算法飞跃,显著提升了智能驾驶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系统增加了如“天神之眼”和“智能蟹行”等特色功能,提升了驾驶的便捷性,和城市道路、复杂路况下的自动驾驶辅助能力。
数据处理&算法优化:比亚迪智驾车型搭载量已突破400万辆,是中国最大的智能驾驶车云数据库;自研端到端大模型,具备高效学习和快速迭代能力,实现智能驾驶决策的自适应进化,保证不同路况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感知系统&执行能力:基于璇玑架构打造的整车融合感知系统,中央计算平台实时监测车辆状态、驾驶员行为,提供全场景、全天候的智能安全保障;比亚迪全球首创易四方泊车、易三方泊车等技术,可覆盖300+泊车场景。
4、天神之眼-软硬件配备
(1)硬件配置:
全球首款完全由整车厂自设计开发、自生产的车载计算平台,基于高算力的AI芯片,性能强劲、安全可靠,更好实现感知、定位、决策、规划、控制。
以腾势 N7为例,配备了DiPilot 300「天神之眼」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该系统搭载包括 2 颗激光雷达、5 颗毫米波雷达、12 颗超声波雷达和 12 颗高清摄像头,支持高快领航、城市领航、自动泊车等全场景驾驶辅助。
(2)软件能力
在决策层面,“天神之眼”配置比亚迪全自研高算力智驾计算平台。目前仰望U8采用的双Orin X芯片性能最强,算力达508tops。腾势品牌将采用黑芝麻的华山A2000系列芯片,集成了CPU、DSP、GPU、NPU、MCU、ISP和CV等多功能单元,全场景通识智驾设计。
比亚迪用DiPilot+芯片算力为智能驾驶平台命名,目前已经推出DiPilot100、300、600。比亚迪表示,未来将会推出DiPilot 1000、2000平台,从而为L3级自动驾驶落地做好准备。
在感知上,BAS3.0+传感器方面增加整车近100种传感信号,感知主干网络增加整车感知网络,规控网络增加超人类安全网。
执行环节,除了传统执行器以外,新增独有的易三方、易四方、云辇等技术,整体实现驾驶安全控制。
5、天神之眼-智能驾驶回顾
(1)2023年7月3日在腾势N7智能猎跑SUV车型发布会上,比亚迪发布该系统;
(2)2024年1月: 璇玑架构发布,璇玑架构以一脑、两端、三网、四链组成:一脑指的是中央计算平台;两端指的是车端 AI和云端 AI;三网指的是车联网、5G 网络以及卫星网络;四链指的是比亚迪全栈自研的四大核心链路,包括传感链、控制链、机械链以及数据链。
它通过行业首创双循环多模态AI——璇玑AI大模型、千兆以太网通讯,实现车内决策和控制的高度集成化,并大幅度提升通讯效率。简单点说就是,璇玑架构让汽车有了智能化的“大脑”和“神经网络”,整车像一个高级智慧生命体,可以全面感知、集中思考、精准控制和协同执行,未来可以让汽车集成更多的功能和智能化。
(3)2024年4月: 代客泊车,功能上线,包括:自动过闸机、 停车取物、极限会车、一键召唤等功能;
(4)2024年5月: 无图城市领航,深圳开放;
(5) 2024年6月: 无图高快领航 全国开放
(5)2024年8月:BAS 3.0+、在全球首创易四方泊车(仰望系列)、易三方泊车(腾势Z9GT等),有超300种泊车场景:依靠多个电机独立驱动的能力,能够轻松完成侧方小车位和断头路小车位的轻松泊入,灵巧如神龙摆尾,醒狮摇头等功能:在数据层面,比亚迪智能驾驶车型搭载已突破400万辆,位居中国第一,具有中国最大的车云数据库。在算法层面,拥有行业领先的端到端大模型和超强的迭代能力,支撑了比亚迪高阶智驾的快速迭代、快速更新。在感知层面,基于璇玑架构打造的整车融合感知,中央计算平台完成整车全传感链大融合,可实时监测全车信息、车辆状态、车主驾驶状态,使车辆拥有360度全场景、全天候、全地域的感知能力,最大程度地保障用户驾驶的安全与舒适。在执行层面,易三方泊车发布、易四方泊车上线,做到智能泊车能力的跨越式领先,重新定义智驾技术新高度。
(6)2024年10月:无图城市领航(CNOA),开放广州、上海、北京、苏州、西安、成都和之前开通的深圳,共7城。
(7) 2024年11月: 无图城市领航, 开放19省市。
(8)2024年12月:无图城市领航 ,全国都能开, 有路都好开,使智驾水平迈入行业第一梯队:无论是城市街道、高速公路,还是乡间小路,比亚迪的“天神之眼”都能辅助车主,更安全、更有效率的通过,让车主可以尽情享受智能出行带来的乐趣。
(9)2025年2月10日将在深圳召开智能化战略发布会,重磅推出“天神之眼”高阶智驾系统。
二、竞对分析:
2024年,比亚迪销售了425万辆乘用车,不仅是中国车企的销量冠军、也是全球新能源的销量冠军;同时2024年也是比亚迪品牌成立30周年,成为全球第一个新能源产销突破1000万辆的车企。
显而易见,比亚迪在电动化时代取得了卓越成就,但汽车竞争的上半场是电动化,下半场是智能化。比亚迪的智能化水平一直被诟病四平八稳,座舱智能比较落后,中低档车型一般只有自适应巡航、车道居中、自动泊车等基础智能驾驶功能,智能化水平一直处于行业于第二、第三阶梯。
正因如此,2024年比亚迪在“智驾方案”上全面发力,对标行业标杆,缩短差距,逐步迎头赶上。24年发布“天神之眼”高阶智驾,全国开启“无图城市领航功能(目前全国只有5家),让比亚迪的智能驾驶水平晋升行业第一梯队。
智能驾驶的第一梯队是:Tesla、华为、小鹏、蔚来、理想等车企,2025年这些车企品牌重心是优化城市无图NOA体验。第二梯队:其他自主品牌均在加速追赶高速NOA和城市NOA。
具体智能驾驶格局和竞争对比,简略可看以下2个表;详细请看上一篇:AI智能驾驶:2025年全景解析(附产业链&各梯队玩家)
下表1为:主要车企2025年智能驾驶现状&预测(来自东吴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