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2017-2024 微学堂 版权所有 京ICP备18049689号-30
2024年,在充满挑战中,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为”)取得了符合预期的经营业绩。
2月5日,是蛇年首个工作日,华为公司董事长梁华表示,2024年,在全球客户和合作伙伴、广大消费者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华为整体经营达到预期,全年销售收入超过8600亿元。
这是华为时隔三年销售收入重回8000亿元上方,也是公司销售收入重回快速增长轨道之年。2024年,公司销售收入同比增长超过20%。
2024年,华为依旧保持高研发投入。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研发投入为1274.12亿元,全部为费用化,同比增长10.80%。粗略估算,近五年,公司研发投入合计将超7900亿元。
梁华表示,华为将持续加大战略纵深投入,把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带给全球客户。
2024年,华为在手机、汽车、鸿蒙等方面均获得突破。2024年第四季度,华为重夺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榜首,鸿蒙生态设备超10亿,鸿蒙智行全年累计交付44.5万辆。
视觉中国图
销售收入重回8000亿级
时隔三年,华为的销售收入重新回到了8000亿级。
2月5日,华为公司董事长梁华透露,2024年,华为整体经营达到预期,ICT基础设施保持稳健,消费者业务重回增长,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快速发展,全年销售收入超过8600亿元。
根据公开的历史数据,2018年,华为的销售收入为7212亿元,同比增长了19.5%。2019年,公司销售收入站上8000亿元级,达到8588亿元,同比增长19.1%。
2020年,公司销售收入仍然保持在8000亿元级的高位,为8914亿元,同比增长3.8%。
2021年至2023年,华为的销售收入分别为6368亿元、6423亿元、7042亿元,同比变动幅度为-28.6%、0.9%?、9.6%。
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3年,公司销售收入连续三年低于8000亿元,其中,2021年大幅下降,2022年微增,2023年恢复明显,但增速仍然为个位数。
众所周知,严峻的外部环境和非市场因素,对华为的正常经营造成了严重干扰,导致其业绩。2021年,公司不得不出售荣耀。当年,轮值董事长郭平在致辞中表示,当暴风雨来临时,华为选择了在雨中奔跑。公司努力保障业务连续,确保对客户交付和服务不中断;公司也努力多打粮食,使自己能够活下来。当全世界都在关注华为会不会倒下的时候,华为最关注的还是坚持为客户创造价值、与生态圈合作共赢,同时踏踏实实提升经营质量、持续投入未来。
正是因为如此,华为挺了过来。
2024年,华为销售收入超过8600亿元,较2023年增加约1600亿元,同比增长幅度超过22%。这也是其时隔四年,同比增速重新回到两位数的轨道。
备受关注的手机和智能汽车产业,华为均获得突破。
今年1月21日,Counterpoint发布报告称,在2024年第四季度,华为以18.1%的市场份额跃居中国智能手机市场销量排行榜榜首,重新夺回市场领导地位。鸿蒙智行全年累计交付约44.5万辆,在众多造车新势力当中位居前列。
纵深投入做更好产品和服务
华为是否已经彻底绕过了险滩,成功进入了高速发展的轨道?
梁华表示,面向未来,外部不确定性依然很大。
未来,华为怎么做?梁华表示,华为持续打造坚实的数智基础设施底座,扎实推进人工智能发展战略,通过技术创新和场景创新赋能千行百业,助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数字化、智能化、低碳化的发展趋势是确定的,华为将持续加大战略纵深投入,把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带给全球客户。
在研发投入方面,华为堪称中国企业标杆。Wind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3年,华为的研发投入分别为1419.51亿元、1425.67亿元、1613.09亿元、1645.63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16.08%、22.60%、25.33%、23.59%。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研发投入为1274.12亿元,同比增长10.80%,占营业收入的21.75%。
如果根据2024年前三季度研发投入增长幅度估算,2024年全年,公司研发投入将在1823亿元左右。
那么,2020年至2024年的五个年度,公司研发投入合计将超7900亿元。
华为的研发投入全部为费用化,且每年投入都超过营业收入的20%以上。截至2023年底,公司研发员工超过11.4万名,占员工总数的55%。期末,公司在全球共持有有效授权专利超过14万件。
华为的技术创新在持续转换为先进的产品。轮值董事长孟晚舟在2025年新年致辞中表示,原生鸿蒙生态建设千帆起航,2024年一年走过了其他操作系统十多年的发展之路;五年攻关铸就三折叠,“红枫”原色摄像头在Mate 70系列首发。
此外,鸿蒙智行的热销,也体现了先进技术赋能智能汽车。梁华表示,未来,一辆好的智能化电动汽车,不仅需要在研发端通过数字化平台使人实现快速的开发,降本增效,在用户侧也需要面对软件快速迭代,让消费者感受到智能驾驶带来的安全与体验的提升。
ICT与汽车产业加速融合,合作共赢已成为主要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