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传祺M6 > 多地发布首批闲置土地收储清单 助力楼市去库存

多地发布首批闲置土地收储清单 助力楼市去库存

发布时间:2025-02-10 16:15:57 发布用户: 15210273549

存量闲置土地收储正在各地持续落地。

近期,广东珠海,中山等多地率先公布第一批闲置土地拟收储清单,拟收储的交易对象不仅有大型央企,国企,亦有不少本土中小房企,涉及土地用途涵盖居住、商业、旅游文化等多个领域。

从公布的首批拟收储土地情况来看,各地收储土地宗数最多高达十余宗,公布的土地收储金额累计已达数百亿元,收储价格普遍相比于拿地价格有一定折扣,但整体符合市场预期。

各地首批拟收储土地陆续公示

2月9日,中山市自然资源局发布公告,公示《中山市2025年第一批土地储备领域申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用地收储价格》。根据公示,中山市拟收储3个项目用地,收储土地合计21.38公顷,收储总价约12.69亿元。

上述三宗土地涵盖商业住宅用地,文化设施用地,商业用地,收储交易对象既有本土房企,港资开发企业,亦有大型房企华润置地有限公司旗下开发商。

2月7日,珠海市自然资源局同样进行了首批拟收储土地公示,根据公示,珠海计划收回14宗土地,总面积约41.5万平方米,收储价格合计约66.5亿元。收储地块涵盖香洲区、金湾区、斗门区、高新区、万山区等区域。

其中,珠海市公布的单宗土地收储最高价格达12.6亿元,为商业、商务用地。涉宅用地方面共有8宗,其中2宗由珠海华发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珠海华裕开发建设有限公司持有,收储价格为18.68亿元。其余6宗涉宅地块为珠海大横琴集团有限公司旗下公司在2022年竞得,总收储金额约17.6亿元。

不仅仅是珠海、中山,广东省内的惠州、潮州、云浮等地亦同样于近期公示了首批土地拟收储名单。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仅广东省内公示的首批收储土地总金额已超过140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尽管部分地区尚未在政府网站公示具体的收储方案,但从相关上市公司公告来看,收储工作已在有序推进。

例如,1月13日,中国金茂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公告称,公司的间接全资附属公司与湖州南太湖管委会就土地收储订立土地收储协议,以7.81亿元现金收储4宗涉宅地块。

多地公开征集闲置土地

首批拟收储名单落地的同时,还有更多地区在持续推进闲置土地收储。近期,河南开封、浙江金华、江西吉安等多个地区陆续发布公告,公开征集社会闲置土地进行收储。

从收储的对象来看,普遍优先收购企业因资金或经营问题无力继续开发、已供应但长期未动工的住宅及商服用地。

此外,进入司法或破产拍卖、变卖程序的土地,因低效用地再开发或基础设施建设等需要收回的土地,以及已动工地块中规划可分割暂未建设的部分,也可以纳入收回收购范围。

从收储价格方面来看,部分公告透露,由当地土地储备中心委托经备案的土地估价机构,对拟收回收购地块开展土地市场价格评估,相较企业土地成本,就低确定收地基础价格。根据市场形势、合同履约情况等,集体决策确定基础价格下调幅度。

值得一提的是,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是收储资金的重要来源。此前,1月10日,财政部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在2025年新增发行的专项债额度内,地方可根据需要,统筹安排用于土地储备和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这两个方面的专项债项目。

“预计2025年,收储存量土地将加速。”中指研究院研究主管王琳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允许专项债券用于土地储备的政策对房地产行业意义重大,房地产开发企业大量闲置土地可能因此得到盘活,推动企业开发链条由此重启,也将促进企业重新进入土地市场。

“通过土地收储机制,房企能够获得一定的资金。避免采取大幅降价来出售土地或房产,还能够维持资金链、确保项目交付和偿还债务等。”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这种方式有望帮助企业度过资金困难期,并推动房地产市场库存下降,带动市场持续止跌回稳。

(编辑 张明富 上官梦露)

Copyright 2017-2024 微学堂 版权所有  京ICP备18049689号-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