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别克 > 在蔚来开年内部会议上,李斌为何把销量放在了核心位置?

在蔚来开年内部会议上,李斌为何把销量放在了核心位置?

发布时间:2025-02-13 20:51:58 发布用户: 15210273549

部门和团队内耗严重,60%的精力花在沟通上,经费缩水,市场动作无法开展。”在小红书一篇题为“为什么离开人人羡慕的‘神仙公司’?”的笔记中,某离职蔚来汽车的员工给出了这样的离职理由。

 

而这种高压的氛围,反映出的则是蔚来汽车在经营上遇到的困境。在“蔚小理”中的理想已实现盈利、小鹏销量也实现腾飞的情况下,蔚来的销量大多数时候却徘徊在2万辆出头,而去年12月其销量之所以罕见地突破了3万辆,主要还是因为乐道的交付首次破万。遗憾的是,除了12月,乐道自9月上市后的月销量始终只有几千辆上下,而这很难称得上担起了“走量”这一重任。

 

在乐道销量不理想的情况下,外界本以为价格更为下探的第三品牌“萤火虫”可以担起“走量”的重任,可其在外观(车灯)上“作死”的设计,几乎直接就给今年4月才正式上市的萤火虫扼杀在了襁褓中。

 

在销量受阻的情况下,蔚来原本还可依靠自身主打的换电服务摊薄成本,提高利润,从而实现扭亏为盈,可谁知“半路杀出个程咬金”,“电池巨头”宁德时代去年开始拓展业务,推出了“巧克力换电”,这对本身不做电池的蔚来可谓致命。

 

即便如此,蔚来似乎还可以通过顺应趋势,推出当下大热的插混、增程车型来提振销量,可这样做却又无异于“自杀”——这在某种程度上,相当于否定蔚来此前斥巨资修建的换电站。

 

这么看,蔚来的确像陷入了发展的死胡同。迫不得已,李斌在近日召开的蔚来内部会议上,只得罕见地将销量提振放在核心位置,可他似乎只提出了要在2025年实现销量翻番,至于具体措施,并没有太多阐述。

 

可以说,此时的蔚来,就像某位一身肌肉却很可能会猝然倒下的大汉——看似强大,实则进退维谷,这也难怪此前其被多次传出“倒闭”“被收购”之传闻。蔚来真的来到了生死攸关的时刻。

 

销量为何是重中之重

 

在近日召开的蔚来内部会议上,蔚来创始人、董事长、CEO李斌分享了其个人2025年的VAU(Vision Action Upgrade),关于愿景(Vision)这块,李斌着重强调了三点:销量翻番、力争2025年Q4单季度盈利以及继续构建体系化能力。其最终目的则是尽快实现扭亏为盈。

 

而实现这些愿景的方法,简单说来就是开源节流。具体而言,所谓“开源”就是2025年销量实现翻番,以销量规模形成的营收来覆盖成本、支出。至于“节流”的方法则包含三点:设立基本经营单元(CBU)、延续成本挖矿行动(Cost Mining),以及继续构建从上到下的体系化能力。

 

可以看出,提振销量被李斌罕见地放在了核心甚至是首要位置。一位蔚来的老员工表示,以往这个会议更多地关心的是企业如何布局、需要建立哪些能力,而如今,李总却把销量作为核心目标进行陈述。

 

之所以强调“节流”,似乎并不难理解:蔚来的投入太大——造手机,造电池,研发芯片,建充换电站,推出第二、三品牌,这其中任何一项拿出来都是几十、上百亿的资金投入,而蔚来却在同时进行。而“摊子越铺越大”“贪多嚼不烂”的做法,也是李斌一直以来被业内所诟病的。

 

面对这些已经实施的项目,蔚来只得在具体细节上建立制度来节省成本,做到“不浪费一张纸、一度电,花好每一分钱”。问题在于,如果只是单方面节省开支,蔚来恐怕很难实现盈利,毕竟关键还是在于“开源”。

 

如何“开源”?最根本的办法就是提升销量,以更大的销量规模所形成的营收来覆盖整体的成本、支出,从而实现盈利。

 

实际上,蔚来的亏损之所以没有止步的趋势,除了跟其在研发、换电站、新品牌等方面前期的投入太大有关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销量遇到了“瓶颈”。销量数据显示,蔚来的月销量自去年5月份以来的确做到了连续突破2万辆,但尴尬的是,2万辆出头似乎也成了其打不破的魔咒——除了去年12月总销量突破3万辆外,蔚来的销量始终停留在2万多辆。

Copyright 2017-2024 微学堂 版权所有  京ICP备18049689号-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