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别克 > 2025购车大揭秘:比亚迪“天神之眼”如何改写油电战局

2025购车大揭秘:比亚迪“天神之眼”如何改写油电战局

发布时间:2025-02-17 09:46:46 发布用户: 15210273549
 
“先生,您选油车还是电车?” 步入 2025 年的 4S 店,这句直抵灵魂的发问,瞬间让购车者陷入深思。在这个汽车产业新旧交替的关键节点,油车与电车的抉择,已不再是简单的动力源切换,而是一场关乎未来出行方式的深度思考。
 
在过去,油车凭借成熟的技术、广泛的加油站网络和驾驶时的机械操控感,长期占据着汽车市场的主导地位。对于很多消费者而言,加油的便捷性和长途驾驶的续航无忧,是油车难以被替代的核心优势。他们习惯了发动机的轰鸣声,享受着换挡时的顿挫感,这些对于他们来说,是驾驶乐趣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电车的异军突起,正逐渐打破这种传统格局。其在环保、能耗成本等方面的显著优势,吸引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目光。特别是在城市通勤场景中,电车起步快、噪音小、能耗低,让日常出行变得更加经济和舒适。但即便如此,续航焦虑、充电设施不完善等问题,依然是悬在电车头上的 “达摩克利斯之剑”,使得不少消费者在购车时犹豫不决。
 
就在众人将目光聚焦于续航、价格等因素时,比亚迪的 “天神之眼” 却如同一颗重磅炸弹,悄然改变了这场油电之争的走向。它的出现,让人们开始意识到,智能驾驶或许才是决定未来汽车市场格局的关键变量。
 
“天神之眼” 登场,震撼智驾江湖
 
(一)全栈自研黑科技
比亚迪的 “天神之眼”,堪称智能驾驶领域的一座技术丰碑,其全栈自研的属性,彰显了比亚迪在汽车智能化领域的深厚技术底蕴和强大研发实力。从硬件到软件,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比亚迪工程师们的智慧与汗水,是对汽车智能驾驶技术的一次深度探索和创新实践。
 
在硬件配置上,“天神之眼” 犹如一个精密的感知机器,配备了三目摄像头、毫米波雷达、超声波雷达等多种传感器 ,构建起一套全方位、多层次的感知体系。以其全球首创的 “二郎神” 三目前视方案为例,两颗 120° 广角摄像头搭配一颗 30° 长焦摄像头,不仅能够实现 10 倍于激光雷达的高稠密点云,还能精准锁定远至 350m 的目标。这种独特的摄像头组合,就像是为车辆赋予了一双 “千里眼”,无论是在开阔的高速公路上,还是在复杂的城市街道中,都能清晰地捕捉到周围环境的细微变化。再加上 5 个毫米波雷达实现 360 度无死角感知,以及 12 个超声波雷达提供最高识别精度达到一厘米的能力,“天神之眼” 能够对车辆周围的环境进行全方位、高精度的感知,为智能驾驶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
 
而在软件算法方面,“天神之眼” 同样展现出了卓越的创新性。它采用了端到端大模型架构,结合 BEV 算法和 Occupancy Network 技术,能够在无需高精地图的情况下精准识别复杂路况。这种创新的算法架构,使得 “天神之眼” 能够像人类驾驶员一样,根据实时感知到的路况信息,快速做出合理的驾驶决策。基于深度学习和人工智能算法,“天神之眼” 还能够深度分析海量数据,预判车辆、行人的下一步动作,提前预警并指挥车辆合理应对各种复杂路况。在遇到前方突然出现的行人或车辆时,“天神之眼” 能够迅速做出反应,及时采取制动或避让措施,有效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二)高低通吃的智驾普及
 
比亚迪的 “天神之眼” 不仅在技术上领先,在普及化方面也迈出了坚实的步伐,真正做到了让智能驾驶技术惠及不同消费层次的人群。其通过推出不同版本的 “天神之眼”,实现了在比亚迪高中低端车型上的全面布局,开启了全民智驾的新时代。
 
在高端车型领域,以仰望 U8 为例,其搭载的 “天神之眼” A 版(DiPilot 600),配备了 3 枚激光雷达、5 枚毫米波雷达、12 个超声波雷达、11 个摄像头,再加上双 Orin - X 芯片组成的 508TOPS 高算力平台。这套豪华的硬件配置,使得仰望 U8 的智能驾驶系统在环境感知上极为精准和全面,能够轻松应对各种复杂路况,无论是在城市的繁华街道,还是在崎岖的越野路段,都能为驾驶者提供极致的智能驾驶体验。在越野场景中,它可以提前精准感知地形变化,为驾驶者提供有力的驾驶支持,让越野变得更加安全和有趣。
 
而在中高端车型方面,比亚迪汉、唐顶配版及腾势部分车型搭载的 “天神之眼” B 版(DiPilot 300),以单激光雷达搭配英伟达 Orin - X 芯片的 254TOPS 算力平台为核心,配备 11 个摄像头、5 个毫米波雷达、12 个超声波雷达。在城市道路中,对于行人、车辆和交通标识的识别更加精准,能够实现更流畅的自动跟车、变道等操作。在早晚高峰的复杂路况下,它能够更及时地做出反应,自动调整车速和车距,避免频繁的加减速,让驾驶变得更加轻松和舒适,有效提升了驾驶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令人惊喜的是,“天神之眼” 并没有只停留在高端和中高端市场,而是积极向亲民市场进军。就连 7 万级的 “国民小车” 海鸥,也搭载了 “天神之眼” C 版(DiPilot 100)。这款车型配备 5 个毫米波雷达、12 个摄像头以及 12 个超声波雷达,采用英伟达 Orin N / 地平线 J6 M 智驾芯片,算力 84TOPS。虽然硬件配置相对简约,但依然能够实现高快领航、遥控自动代客泊车等功能,让城市停车不再困难,也提升了在高速和城市快速路的驾驶体验。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这意味着他们可以以较低的价格享受到先进的智能驾驶技术,让出行变得更加便捷和智能。
 
(三)数据闭环的无敌 “大脑”
 
在智能驾驶领域,数据就如同血液,源源不断地为智能驾驶系统提供养分,而数据闭环则是让这股 “血液” 高效循环的关键。比亚迪深谙这一原理,凭借其庞大的车辆保有量,构建起了一个庞大的车云数据库,为 “天神之眼” 的持续进化提供了强大的数据支持。
 
比亚迪拥有超过 440 万台搭载 L2 及以上智驾车辆,这些车辆在日常行驶过程中,不断收集着来自全国各地、各种路况下的驾驶数据。这些数据涵盖了从城市到乡镇、从日常通勤到极端天气等多种驾驶场景,形成了一个丰富多样的 “驾驶场景库”。通过对这些脱敏数据的深度挖掘和分析,比亚迪能够提取出各种有价值的信息,如不同路况下的驾驶模式、驾驶员的行为习惯、常见的交通风险点等。这些信息被用来训练 “天神之眼” 的 AI 系统,使其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逐渐具备类似老司机的 “潜意识”。
 
在遇到 “鬼探头” 这种突发情况时,基于大量真实数据训练的 “天神之眼” 能够迅速识别并做出合理的决策,及时采取制动措施,避免碰撞事故的发生。在复杂的路口通行场景中,它也能够根据过往数据中总结出的规律,准确判断交通信号灯的变化、行人的动向以及其他车辆的行驶意图,从而安全、高效地通过路口。
 
这种数据闭环的优势不仅体现在对突发情况的应对上,还体现在系统的持续优化和升级方面。随着车辆行驶里程的增加和数据的不断积累,“天神之眼” 能够不断优化自身的算法和决策模型,使其在各种复杂情况下的表现更加出色。它就像是一个永远在学习和成长的智能大脑,越开越聪明,越用越智能。与其他智能驾驶系统相比,比亚迪的数据闭环模式能够更快地适应不同地区的路况差异和驾驶习惯,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安全可靠的智能驾驶体验 。
 
智驾入局,油电购车逻辑大扭转
 
(一)成本账:智驾安全,千金难换
在购车成本方面,传统观念中,油车似乎占据着一定优势,尤其是在入门级车型上,其价格相对亲民。然而,随着电车技术的不断成熟和规模化生产,两者的价格差距正在逐渐缩小。比亚迪推出的搭载 “天神之眼” 的车型,在价格上与同级别油车相比,已具备很强的竞争力。以比亚迪汉智驾版为例,其起售价为 16.88 万元,与同级别配置的油车相比,价格相当,但却拥有领先的智能驾驶功能。
 
在使用成本上,电车的优势则更为明显。电车的能耗成本远低于油车,以一辆年行驶里程为 2 万公里的汽车为例,若油车百公里油耗为 8 升,按照当前油价每升 7 元计算,一年的油费支出约为 1.12 万元;而电车若百公里电耗为 15 度,按照每度电 0.6 元计算,一年的电费仅为 1800 元,两者相差近万元。而且,电车的保养成本也相对较低,由于其动力系统结构简单,无需更换机油、火花塞等零部件,保养周期更长,费用更低。
 
更为重要的是,比亚迪 “天神之眼” 带来的智能驾驶安全配置,为消费者带来了难以用金钱衡量的价值。智能驾驶系统中的自动紧急制动、车道偏离预警、盲点监测等功能,能够有效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保护驾驶者和乘客的生命安全。据相关数据统计,配备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车辆,事故发生率降低了约 30%。这种安全保障,是油车在同等价格下难以提供的,从长远来看,其为消费者节省的潜在成本和损失是巨大的。
 
(二)场景革命:智能出行新体验
在传统认知中,油车在长途驾驶场景下具有明显优势,驾驶者可以在高速公路上尽情享受驾驶的乐趣,不用担心续航和充电问题。然而,随着电车技术的发展以及 “天神之眼” 智能驾驶系统的加持,这一局面正在发生改变。
 
在长途驾驶场景中,比亚迪 “天神之眼” 的高速领航功能,让驾驶变得更加轻松和安全。车辆可以根据路况自动调整车速、保持车距,还能自动完成变道、超车等操作,大大减轻了驾驶者的疲劳程度。在实际测试中,搭载 “天神之眼” 的车辆在长达 1000 公里的高速行驶中,全程无需驾驶者接管,车辆能够准确地应对各种路况,如上下匝道、大曲率弯道等,为驾驶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舒适体验。
 
在城市复杂路况下,“天神之眼” 的优势更加明显。它能够快速识别红绿灯、行人、车辆等各种交通元素,实现智能避让、自动泊车等功能。在早晚高峰的拥堵路段,车辆可以自动跟车行驶,避免频繁的启停操作,让驾驶变得更加轻松惬意。自动泊车功能也让停车变得不再困难,无论是狭窄的停车位还是复杂的停车环境,车辆都能精准地完成泊车操作,为驾驶者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三)未来焦虑:油车的困境与电车的腾飞
展望未来,汽车技术的发展趋势无疑是向着更加智能化、电动化的方向迈进。在这个大趋势下,油车面临着诸多困境,而电车则展现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
 
从电池技术来看,固态电池、超充技术等正在不断取得突破。固态电池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和安全性,有望大幅提升电车的续航里程,解决消费者的续航焦虑问题。超充技术则可以让电车在短时间内完成充电,进一步提升其使用便利性。据相关研究机构预测,未来几年内,固态电池有望实现量产应用,届时电车的续航里程将轻松突破 1000 公里,充电时间也将缩短至半小时以内。
 
而在智能驾驶领域,技术的迭代速度更是日新月异。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驾驶系统将变得更加智能和安全。比亚迪凭借其 “天神之眼” 的数据闭环优势,能够不断优化智能驾驶算法,使其在各种复杂路况下的表现更加出色。相比之下,油车由于其机械架构和动力系统的限制,在智能驾驶技术的应用和升级方面面临着诸多困难,很难跟上电车的发展步伐。
 
2025 购车铁律,选对不选贵

 

Copyright 2017-2024 微学堂 版权所有  京ICP备18049689号-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