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银河星耀8在4月10日开启预售,13.98万到17.38万元的预售价格区间,瞄准了中大型轿车市场。这个价格放在比亚迪汉、长安启源A07等同级竞品面前,确实有点“掀桌子”的意思。毕竟市面上大多数中大型轿车的起售价都在18万元以上,吉利这次直接把门槛拉低到14万内,显然是想靠价格撕开一道口子。
从外观上看,星耀8的设计算是走稳妥路线。车头贯穿式星环灯带和两侧的T字形镀铬装饰,属于当下新能源车的常见设计元素。不过车顶那颗明显的激光雷达,倒是把它的身价往上抬了抬——这意味着具备高阶智驾能力。侧面无框车门和隐藏式门把手算是亮点,0.25的风阻系数对于降低能耗也有实际帮助。但5018mm的车长配上大溜背造型,可能会让后排头部空间略显局促,好在2928mm的轴距给腿部空间留足了余量。
内饰没有跟风用贯穿屏,而是坚持悬浮式中控屏+全液晶仪表的组合,操作逻辑更接近传统燃油车用户习惯。全系标配骁龙8295芯片是个加分项,车机流畅度至少有了硬件保障。后排的VIP电动行政座椅支持131度躺倒,配上通风加热按摩,这些配置放在20万级车型上不稀奇,但出现在15万左右的预售价车型上,就显得比较有诚意了。不过实际体验如何,还得消费者实际到店体验一下。
智驾系统是星耀8的主打卖点之一。千里浩瀚系统宣称能实现车位到车位的导航辅助驾驶。高配车型的激光雷达方案如果真能实现高速、城市NOA,对于经常跑长途的用户算是个实用配置。但考虑到同级竞品如小鹏P7i的类似功能落地效果,消费者可能更关心这套系统应对加塞、施工路段等复杂场景的实际表现。
动力方面提供插混和增程两种选择是个聪明策略。EM-P版本6秒级的百公里加速,配上3.67L的馈电油耗,数据上颇有冲击力。而EM-i版本130km的纯电续航,基本能满足城市通勤需求,1600km的综合续航也能缓解里程焦虑。不过要注意的是,这两个版本对应的价格区间是否有明显区分,如果激光雷达只出现在顶配车型,实际成交价可能接近20万,这会削弱价格优势。
现在中大型轿车市场有个有趣现象:合资豪华品牌守着20万以上市场,自主品牌在15万-25万区间混战。星耀8用B级车的价格卖C级车的尺寸,这种错位竞争能否成功,关键要看消费者是否愿意为“大而全”买单。
毕竟这个价位的用户既要空间配置,又对品牌口碑和后期保值率有顾虑。吉利银河星耀8能否快速建立信任感,可能比产品参数更重要。随着实车陆续到店,市场很快会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