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2017-2024 微学堂 版权所有 京ICP备18049689号-30
小米能否成为高端第一品牌?这个话题居然吸引了800+万用户参与,显示出市场对小米高端化的期待与关注。
自2020年推出小米10系列开启高端化探索以来,雷军将这一战略定义为“生死之战”。他多次强调:“高端是小米的必由之路,更是生死之战!只有做高端,才能倒逼公司在技术上寻求突破,赢得未来的生存空间”。
我们从高端战略布局、落地进展、标杆产品等维度进行深度解析。看看小米高端化3年战略启动3年是否达到预期?
一、小米的高端化战略与雷军的“生死之战”
具体战略包括:
对标苹果,技术突围:2022年小米成立高端化战略工作组,明确“3年拿下国产高端市场份额第一”目标,要求产品与体验全面对标iPhone。
雷军提出“高端无短板”原则,从参数领先转向体验优先,例如与徕卡合作提升影像能力
长期投入与组织变革:坚持“5年1000亿研发计划”,并调整组织架构,集中资源攻克核心技术。例如,自研芯片、影像大脑、智能制造工厂等布局,均服务于高端产品力提升
生态协同与用户心智重塑:通过“人车家全生态”战略,以汽车业务突破带动品牌高端化。雷军认为,汽车的高端属性能够“虹吸”新中产用户,反哺手机和IoT业务的高端形象。
二、高端化进展:从手机到生态的突破性数据
小米最新财报数据揭示了高端化战略的阶段性成果:
手机ASP与市场份额双增长:根据2025年最新数据,其在中国市场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40%,以1330万台的销量位居首位。这一成绩背后,是其高端化战略的初步兑现——2024年6000元以上机型销量同比激增80%,直接冲击苹果在国内的市场份额。手机业务的高端化突破,成为小米营收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汽车业务带动品牌溢价:2024年小米汽车收入328亿元,SU7系列交付超13.6万辆,其中SU7 Ultra定价81.49万元,预售10分钟订单突破3680台。
汽车用户中56%为苹果用户,间接推动手机高端化
生态协同效应显现:2024年IoT与生活消费产品收入首次突破千亿元,智能大家电(如空调)线上份额跃居中国第三
澎湃OS连接超10亿设备,AI大模型技术赋能全场景体验
三、汽车能否成为高端标杆?机遇与挑战并存
小米SU7系列的成功,被视为高端化标杆的关键突破:
颠覆性定价与市场表现:SU7 Ultra以81.49万元定价切入豪华车市场,预售数据远超预期,甚至超越部分传统豪华品牌(如宝马M Power)的国内销量
雷军将汽车定位为“科技标杆”,通过性能参数(如续航、智驾)对标保时捷、特斯拉,打破“性价比”固有印象
技术溢出与生态赋能:汽车研发带动手机技术创新,例如SU7 Ultra的智能驾驶算法反哺手机端AI能力。
“人车家全生态”闭环增强用户黏性,例如澎湃OS兼容苹果生态,吸引跨品牌用户
小米高端化挑战与隐忧:
1、产能瓶颈:SU7订单等待周期长达6-7个月,二期工厂竣工后仍需时间爬坡产能
2、品牌认知惯性:部分消费者仍将小米与“性价比”绑定,高端市场需持续教育
3、竞争加剧:比亚迪、华为等对手加速布局,特斯拉持续降价施压
结论:高端化初见曙光,但长路仍艰
小米通过手机ASP提升、汽车标杆突破和生态协同,已初步验证高端化路径的可行性。然而,成为“第一品牌”需跨越三重门槛:
技术壁垒:持续投入AI、芯片、智驾等底层技术,避免依赖供应链;
品牌重塑:通过汽车和生态产品扭转“性价比”标签,建立奢侈品级情感认同;
全球化能力:在欧美市场复制国内成功,直面苹果、三星的全球竞争
雷军的“生死之战”远未结束,但小米已用财报和产品证明:高端化不是幻想,而是一场需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持久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