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别克 > 干翻朋友圈!这届年轻人砸钱“续命”相机,图个啥?

干翻朋友圈!这届年轻人砸钱“续命”相机,图个啥?

发布时间:2025-05-12 14:37:43 发布用户: 15210273549
苦什么也不能苦了朋友圈”,这话在当代年轻人群体里,简直是至理名言。哪怕现实生活过得像个“毛坯房”,社交媒体上的展示也必须是“精装修”。于是乎,一个曾经被手机挤兑得快要入土的“古早”数码产品——相机,居然又神奇地活了过来,而且是被这群“一生要出片”的年轻人给硬生生“买爆”的。
 
 
你随便在热门景点、网红咖啡馆甚至楼下小公园转转,总能看到不少年轻人,脖子上挂着、手里端着各式各样的相机,咔嚓咔嚓响个不停。他们可能前一秒还在为花呗账单挠头,后一秒就能为了一个“完美”的镜头角度在风中凌乱半小时。这已经不单是摄影爱好了,更像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自我表达的仪式感。
 
 
数字不会骗人。根据相机及影像产品协会(CIPA)的数据,就在去年(2024年)1月到5月,中国市场的相机出货量,在全球的占比居然达到了惊人的23.4%,一举超越欧洲,成了仅次于美洲的全球第二大相机消费国。要知道,就在几年甚至一两年前,这玩意儿还被贴着“夕阳产业”的标签,眼看就要被智能手机的摄像头彻底拍死在沙滩上。佳能、尼康这些老牌相机巨头,估计做梦都在笑,它们的财报也确实“红光满面”,比如佳能2024年在中国市场的数码相机销量直接飙升了三成以上,尼康的销售收入也涨了超过14%。
 
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难道真是手机拍照“不香了”?
 
平心而论,现在旗舰手机的拍照功能,卷得那叫一个天昏地暗。什么一亿像素、潜望式长焦、AI算法优化,各种技术名词堆砌起来,拍出来的照片和视频,在手机那块小屏幕上看,确实也挺唬人。有些厂商甚至把计算摄影玩成了花,硬是把物理短板怼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按理说,满足日常记录、发个朋友圈,智能手机绰绰有余。
 
 
数据来源:小红书博主 - 葳蕤爱数码
 
但问题就在于,年轻人要的可能不止是“够用”。当他们发现,无论手机算法吹得多么天花乱坠,在真正的光学素质面前,尤其是在追求那种所谓“氛围感”、“大片质感”的时候,手机拍出来的东西总感觉“差口气”。那种镜头的通透感、焦外的柔美虚化、更宽广的动态范围,以及后期调色的更大空间,是目前手机受限于体积和传感器尺寸,还难以企及的。
 
用圈子里的话说,“底大一级压死人”,这不仅仅是句玩笑话,更是光学成像领域的一条朴素真理。更别提相机在镜头群选择上的灵活性,广角、长焦、定焦、微距,不同的镜头能带来完全不同的视角和表达。这种“折腾”的乐趣,是高度集成化的手机给不了的。
 
于是,我们看到一群又一群的年轻人,心甘情愿地为这份“更出片”的效果买单。他们管这叫“情绪投资”,为了拍出一张能惊艳朋友圈的照片,或者一段质感满满的Vlog,几千上万的相机说买就买,甚至不惜“吃着泡面搞摄影”。他们从入门级的尼康D3500、富士X系列,一路升级到索尼A7M4、佳能EOS R系列,甚至斥资数万购入尼康Z9这样的旗舰机型。小红书上关于“相机”的笔记数量高达千万篇级别,关于“相机和手机拍照区别”的讨论热火朝天,评论区里充斥着“自从用了相机,手机再也不香了”的感叹。
Copyright 2017-2024 微学堂 版权所有  京ICP备18049689号-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