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华为董事长梁华在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表示,2024年是充满挑战的一年,但华为整体经营达到预期,ICT基础设施保持稳健,消费者业务重回增长,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快速发展,销售收入突破8600亿元。
在华为的发展史上,有过多次起伏。通信的突围、出海的征战、终端的崛起,在每一次“三昧真火”的淬炼中绝地反击、柳暗花明。
这一次,终端继续书写了逆境重生的故事。5年前的外部限制,改变了全球化的叙事;如今,华为以终端产品的革新开启了新叙事。
以手机为首的消费者业务增长是重要的基本盘。2024年华为通过推出极具市场号召力的Pura 70系列、Mate 70系列、Mate X6系列和Mate XT非凡大师等旗舰产品。
与此同时,华为已经迅速卡位下一个时代——AI时代。比如,华为盘古大模型融入千行百业赋能终端AI功能;纯血鸿蒙系统积极拥抱开源大模型,如DeepSeek已经嵌入手机产品中,华为正在引领新的浪潮。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回顾过往五年,华为终端跨越了关键的“三重门”,历经挑战,凭借技术和创新再次在市场上占据了领先位置。随着华为进一步回归,市场新排位赛拉开序幕。
跨越“手机之困”:
收复失地 多方数据国内第一
在外部多轮打压下,华为终端是受冲击最大的业务线,尤其是手机板块,一度面临重创。如何重塑供应链、稳定产能成为第一道核心关卡。
相比2023年Mate 60系列先锋计划创造的“奇迹再现”,2024年这一年成为华为反弹的重要转折点。
Counterpoint数据显示,2024年第四季度,华为以18.1%的市场销售份额跃居中国市场榜首,全年销售同比增长36.4%,成为头部厂商中增幅最大的品牌。
这是自美国禁令以来,华为首次重新夺回市场榜首地位,在第四季度,华为销量同比上涨15.5%,而苹果下滑18.2%。随着华为在逆境中强势回归,苹果在国内碰壁,安卓系也被抢夺份额。据BCI数据显示,2024年1-12月,华为以18.3%的销售份额,在中国手机市场排名第一。
Counterpoint高级研究分析师Mengmeng Zhang表示,这主要得益于华为nova 13系列和Mate 70系列在中端和高端产品线上的双线发力。国产芯片供应能力的提升,以及HarmonyOS Next系统的加持,使华为在高端市场的竞争力得到显著增强。
随着华为的进一步回归和其他国产手机的发力,苹果在2025年还将继续面对压力。而上述的数据不仅证明了华为在国内市场的反弹速度,也反映出在全球多重压力下,华为依靠技术创新和产品迭代,成功收复了曾一度失去的市场地位。
研发和创新一直是华为的基因,逆势崛起也归功于这份底气,如今,华为已经逐步构建起软硬件协同的独立生态。
以最新的华为Mate 70系列为例,外观金丝锦纤的应用,使得手机背部如同锦缎般光滑细腻,全新“高亮钛玄武架构”为用户提供更强的日常保护。影像上其搭载的“红枫原色影像”技术通过光学与AI的深度融合,重新定义了手机摄影的标杆。通过红枫原色摄像头,提升手机影像的色彩还原能力,为何是红枫?因为红色是手机影像最难还原的色彩之一,因此更考验手机拍摄的性能。
AI也是华为Mate 70系列猛攻的方向之一,依托HarmonyOS NEXT的深度优化,华为Mate 70系列的AI功能更加智能且贴近用户生活。例如,AI动态照片功能为拍摄增加了动态特效,让生活更具趣味性;AI隔空传送功能更是打破了设备间的传输界限,只需简单手势便可实现跨设备传图。此外,AI摘要大师、AI消息随身、AI通话翻译等功能,则从办公、隐私和沟通等多个角度满足了用户的实际需求。
再看华为Mate X6折叠屏,凭借超薄铰链设计与屏幕耐久性突破,将折叠屏手机从“尝鲜品”推向“实用化”,成为折叠赛道的现象级产品。
与此同时,HarmonyOS NEXT的问世,展示了华为全栈自研的强大实力和构建独立生态系统的决心,为手机产品的不断升级提供了技术底座。正是在这些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华为手机在历经市场风暴后触底反转,不仅在销量上取得明显增长,更在产品体验、技术含量上达到了新的高度。
跨越“品类之界”:
全品类冲刺 鸿蒙智行蝉联TOP1
手机复苏的同时,终端产品矩阵的考验随之而来,因为现在的战场上早已是全产品线的竞争。从2024年的数据看,华为不仅在手机市场表现抢眼,其他硬件产品也全面开花。
据BCI数据统计,2024年12月,华为在PC(轻薄本)、平板、穿戴设备(智能手表)和音频产品(TWS)等多个品类的销量份额均排名第一,展现了其在智能终端市场全品类领先的综合实力。
另一家调研机构GK的报告也显示相同趋势,其中国市场的数据显示,在PC(轻薄本)领域,华为整体销量份额达到22.3%,稳居第一,而苹果仅以10.7%的份额位列第三。
从高端细分来看(售价6K以上),华为PC(轻薄本)的销量份额达到31.0%,依旧高居榜首,较苹果30.1%的份额领先一步。
同时,在平板电脑方面,华为以32.5%的整体销量份额稳居第一,紧随其后的是苹果,其份额为22.4%。
在穿戴设备(智能手表)领域,华为更是展现了强大的统治力。整体数据上,华为的销量份额达到54.1%,远超苹果的17.0%,稳居第一。而在高端市场(售价2K以上)中,华为的表现同样优异,以56.0%的份额保持领先,高于苹果的36.4%。
除了以上传统智能终端领域,华为在智能汽车市场同样取得了不俗成绩。易车数据显示,鸿蒙智行连续八个月蝉联中国汽车品牌成交均价TOP1。
整体来看,2024年,鸿蒙智行全年累计交付444956辆,12月全系交付新车49474辆,创月交付量新高,“四界”未来将带来更多车型,共同带动鸿蒙智行整体销量稳步攀升,引领中国汽车品牌向更高价值维度迈进。
这些成绩背后,是华为“1+8+N”全场景战略的全面落地,是从“单兵作战”到“军团效应”的体现。以鸿蒙操作系统为底座,手机、平板、PC可实现任务接续、文件互传;穿戴设备与智能家居则通过分布式技术形成健康管理、家居控制的一体化体验;汽车智能化技术上的领先能力,也标志着其在跨界融合中逐渐构建起强大的生态体系。
华为全新的生态体系,不仅提高了用户粘性,更构建了竞争对手难以复制的护城河。值得注意的是,全品类领跑的背后,还得益于华为对服务体系的长期投入。2024年,其线下服务满意度高达99.6%,更高的服务品质,也在市场中创造更多增长点。
跨越“高端之槛”:
丛林突围 创新驱动
在产品线齐头并进的基础上,华为终端能够如此快速地增长,还离不开高端市场的突破。这是品牌引领的第三重考验,也是更为艰难的战场。
从前述数据也可以看到,在诸多细分领域中,华为都在拿回高端市场的话语权。而华为在高端市场的回归,本质是一场“技术定义品牌”的升维战。从手机到鸿蒙智行,都进一步挺进高端市场。
以竞争激烈的手机市场为例,代表高端与尖端技术的折叠屏手机上,华为占据了中国折叠屏手机市场份额的半壁江山。据IDC数据,2024年中国折叠屏手机市场,华为以48.6%的市场份额领跑行业。
不可忽视的还有操作系统的助攻,2024年,原生鸿蒙开启商用,形成了安卓、iOS、鸿蒙三足鼎立的局势。操作系统堪称手机的灵魂,软件生态的创新,包括AI功能的提升,就需要操作系统层面的支持。
今年以来各大手机厂商都在不断强调操作系统,尤其是和生成式AI进行融合。但是目前来看,只有华为和苹果,能够真正基于自研操作系统和硬件的整合,来更新独创的AI功能,在高端市场上独树一帜。
在华为沉寂的几年中,其他国产品牌在高端市场有进击,但是眼下,他们在份额上仍和苹果、华为有较大差距。这也侧面说明,品牌突围高端市场并建立壁垒,实非易事。
高端市场绝不是单纯的卖高价产品,需要绝对的产品体验和技术实力支撑,而华为在经历巨大的困难之后,仍是持续创新的标杆。
高端市场的竞争最终是技术储备的比拼,2023年华为研发投入达1647亿元,占销售收入23.4%。持续加码底层技术的同时,华为在鸿蒙等生态上进行开源策略。
这种“自主研发+开放生态”的双轮驱动,不仅为华为构筑了技术护城河,更推动中国产业链从“跟随”走向“主导”。
华为的回归绝非偶然,而是一场以技术为矛、生态为盾的系统性胜利。从突破“手机之困”到统御“全品类生态”,再到定义“高端新标准”,华为的“三重门”跨越,本质上是一场技术自主化、生态协同化与品牌升维化的系统工程。
在全球化竞争的高压地带,对于中国制造而言,华为的逆袭不仅是一个商业案例,更是一种战略启示,在荆棘中开辟道路,于极限处重构规则,这才是真正的“中国式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