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新能源的东风,大众安徽在2024年7月推出了悬挂金标的ID.与众,并希望其能为大众在华新能源车市场注入更多活力,但遗憾的是,新车销量似乎并不给力,不仅未能实现一炮走红,而且还接连步入以价换量的通道。
2024年11月2024款大众ID.与众改款车型上市,在续航缩水整体定价进行了下调,由此前的20.99-24.99万元,调整至16.99-20.99万元,但相关销量却并没有太大起色。
来自第三方平台公布的销量数据显示,今年1-3月ID.与众的销量分别为829辆、430辆、795辆,这样的销量在新能源车大行其道的当下可谓十分低迷。
而为了进一步提振销量,提升竞争力,大众安徽在今年4月又推出了ID.UNYX与众的改款车型并将新车命名为与众06,新车共推出4款车型,指导价区间为18.99-24.99万元,限时价14.99-20.99万元。这意味着新车相比于24年11月份的价格进行了进一步下调。
在笔者看来,这一看似“诚意满满”的举措,实则是合资品牌在新能源赛道上的无奈妥协,其能否为金标大众带来预期中的销量恐怕还不好说。
一方面,就品牌认知度而言,虽然安徽大众悬挂了“金标”,但其品牌认知度其实相较于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还是存在差距的,消费者对于“金标大众”的认知模糊会在相当程度上限制其销量走高。而且从服务网点上说,安徽大众在终端市场的布局还较为稀少,这就使得新车的下沉布局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另一方面,就产品来说,虽然此次上市的2025款与众06提供了14.99万起的起步价,但这是在配置尤其是电池续航缩水的情况下换来的。新增的与众06入门版车型的CLTC续航里程低至426公里,零百加速也升至了9.3秒,这意味着入门版的2025款与众06在续航里程和百公里加速上都缩水了,换言之新车虽然降价了但是整体产品力也下降了。
这样的产品在目前极度内卷的新能源市场其实是没有太多竞争力的,不要说和比亚迪、吉利银河、长安深蓝、长安启源以及蔚小理等新势力相比,即使和广汽丰田以及东风推出的新能源车相比,都存在差距。
事实上,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很多合资品牌都正在开窍,比如广汽丰田推出的铂智3X定价已低至10.98万,并且在智能座舱和驾驶辅助方面均有不错表现。的定价更是低至11.99万,而其CLTC续航却在500km以上,从目前披露的铂智3X的销量和日产N7的订单量来看,两者都有成为爆款的潜质。
个人认为,2025款与众06要想取得突破,就应在产品与品牌及成本上综合发力。产品上应不再停留于“德系基因”的口号,需深度融合中国供应链,在智能驾驶、车机系统等核心领域实现体验领先。同时在渠道和成本上应加快优化,渠道上加速三四线城市布局,同时通过规模效应降低制造成本,“以价换量”并非不可,但更应一步到位,精准施策。
写在最后: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金标大众并非没有胜算,但是时间却是紧迫的,唯有尽快推出符合市场需求且具备相当竞争力的新品,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否则则有可能沦为合资品牌电动化转型中的一枚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