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2017-2024 微学堂 版权所有 京ICP备18049689号-30
国的皮卡是一种对国人来说特殊的存在,因为这一车型系列常年占据销量榜首。2024年福特F系列以76.5万辆的绝对优势卫冕冠军,雪佛兰Silverado、Ram等品牌紧随其后,皮卡渗透率高达19%。反观中国,2024年皮卡总销量仅为51.6万辆,渗透率不足1.2%,市场规模仅为美国的六分之一。这种悬殊差距的背后,既有文化认知的差异,更受制于政策壁垒、产业定位与消费观念的多重限制。然而,随着新能源技术突破、政策松绑及全球化战略的推进,中国皮卡市场正迎来一场静默的变革。
一、政策不鼓励:中国皮卡市场的核心制约
中国皮卡长期被归类为“轻型货车”,背负着严苛的行业政策限制:15年强制报废、一年一检、城市限行、节假日高速通行受限等。以“6字头”多用途乘用车为例,尽管其摆脱货车属性,但高昂的购置税(需按乘用车标准缴纳)和限购政策(如北京需摇号)使其个人用户占比仅2%,超80%销量依赖政府及企事业单位采购。2024年,全国仅售出2502辆6字头皮卡,郑州日产凭借市政订单垄断97%份额,而个人用户市场仅靠福特游骑侠Ranger改装车型勉强支撑。
政策限制直接导致消费场景割裂:西南、西北等偏远地区因基建与农业需求成为皮卡主战场(占比48%),而一线城市因路权缺失难以渗透。相比之下,美国皮卡的“商乘两用”属性得到充分释放,家庭用户占比超60%,其全尺寸车型兼具载货能力与豪华配置,成为中产阶层的标志性选择。
二、现状扫描:出口与新能源双轮驱动的逆袭
AJ生活引擎制图(豆包)
尽管国内市场增长乏力,中国皮卡凭借出口与新能源实现结构性突围。2024年,皮卡出口量达23.3万辆,同比增长76%,占总销量45%;2025年一季度出口占比攀升至50%,长城、江淮、长安等企业海外销量占比超50%。东南亚、中东、南美成为核心市场,江淮悍途EV、长城山海炮等车型通过本土化适配(如高温耐候性、右舵版本)抢占份额。
新能源皮卡则成为技术跃迁的突破口。2024年销量1.25万辆,同比增长59%;2025年1-4月增速飙升至168%,吉利雷达、长安增程皮卡领跑赛道。纯电车型主打城市物流与户外场景(如雷达地平线的815mm涉水深度与车载外放电),插混产品则以“短途用电、长途用油”解决续航焦虑,市场份额达60%。政策倒逼效应显著:2026年实施的轻型商用车第四阶段油耗限值,迫使传统柴油皮卡加速电动化转型。
三、竞争格局:头部洗牌与“新势力”搅局
AJ生活引擎制图(豆包)
市场呈现“一超多强”格局,但头部阵营剧烈洗牌。长城皮卡以50%市占率稳居榜首,但2024年国内销量下滑18.1%,依赖海外市场(增速超50%)维持优势。江淮凭借出口跃居第二,新加坡、秘鲁市场的本土化新品推动销量增长40%;江铃则借新能源车型(如大道EV)守住第三。传统势力中,上汽大通因产品迭代滞后跌出前三,而郑州日产依靠Z9等新品在行业用户市场稳固地位。
新能源赛道杀出“黑马”:吉利雷达以321%的单月增速跻身前十,其纯电平台与“万能栈+飞梭”生态(集成V2X外放电、无人机智控)重新定义皮卡价值。长安猎手增程皮卡、江淮悍途EV等新品密集亮相,技术路线分化加剧,纯电、插混、增程“三国”格局初现。
四、消费觉醒:从工具到生活方式的场景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