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销量目标提前达成!2025 年渗透率或超 50%,能耗问题成隐忧

在全球倡导绿色出行、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新能源汽车产业近年来迎来了爆发式增长。令人瞩目的是,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目标竟提前达成,据相关数据预测,2025 年其渗透率甚至有望超过 50%。这一成绩无疑彰显了我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强大实力与迅猛发展态势,但在繁荣背后,能耗问题却悄然浮现,成为行业发展的一大隐忧。
销量目标提前达成,渗透率飙升
回首过去几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政策扶持、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多重推动下,一路高歌猛进。从最初的蹒跚起步到如今的蓬勃发展,新能源汽车销量呈现出几何式增长。早在多年前制定的销量目标,在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下,提前被成功跨越。
2024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销突破 1280 万辆,占据全球六成份额,渗透率首超 40%。而根据专业机构预测,2025 年新能源汽车(含纯电、插混、燃料电池)年销量预计突破 1200 万辆,占全球总销量约 50%,年复合增长率(CAGR)保持在 20% 以上,渗透率极有可能超过 50%。这意味着,未来在路上,每两辆新车中,就可能有一辆是新能源汽车。届时,电动汽车保有量将达 5000 万辆以上,占全球总量的 40%-45%,进一步巩固我国作为全球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地位。
在这一进程中,众多自主品牌表现亮眼。比亚迪、广汽埃安、蔚小理等品牌占据了 70% 以上的市场份额。其中,比亚迪更是一马当先,年销量或突破 500 万辆。与此同时,外资品牌也加快了本土化步伐,特斯拉上海工厂产能提升至 200 万辆 / 年,大众、宝马等纷纷加速推出中国专属电动车型。此外,华为、小米等科技企业通过智选模式强势入局,加剧了市场竞争,也推动着行业不断向前发展。

Xiaomi Su7 Ultra
能耗问题凸显,成为行业隐忧
然而,在新能源汽车销量一路飘红的背后,能耗问题却逐渐浮出水面,引起了广泛关注。部分新能源车型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能耗表现并不尽如人意,甚至与官方宣传存在较大差距。
高能耗车型大盘点
- 搭载 PTC 空调系统的车型:PTC(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空调系统虽然能够快速制热,但其工作原理决定了它是个 “耗电大户”。该系统通过持续加热陶瓷材料来产生暖风,在低温环境下,耗电量尤其惊人。相关数据显示,在 - 7°C 的环境温度下,使用 PTC 空调的电动车与采用热泵空调的车型相比,续航能力最多可减少 28%。这对于寒冷地区的消费者来说,无疑是个沉重的打击,实际续航里程远低于预期,严重影响了使用体验。
- 风阻系数过高和车身重量过大的车型:在电动车领域,风阻系数和车身重量对能耗的影响更为显著。每减轻 10% 的车重,理论上可以提升 6%-8% 的电车续航里程。以特斯拉 Model Y 为例,其后驱版整备质量为 1929kg,而长续航版和高性能版均未超过 2 吨。然而,部分国产电动车却动辄 2.1 吨、2.2 吨的重量,这无疑严重拖累了续航表现。同时,风阻系数的影响也不容小觑。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SAE)的研究表明,在高速行驶时,超过 50% 的能量被用于克服空气阻力。风阻系数每降低 10 个单位(count),行驶里程可增加 7-14km。一些看似微小的外观设计差异,如后视镜形状、车身曲线等,都可能对续航里程产生显著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