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可谓是风云变幻:价格战硝烟未散、技术内卷白热化,各家车企进行了一场场“盈利”与“生存”的生死战。然而,当诸多新势力仍在烧钱续命时,一个低调的品牌却以“黑马之姿”实现了逆袭——零跑汽车宣布2024年第四季度实现首次季度盈利,成为继理想之后第二家盈利的新势力车企!

那么问题来了,零跑是如何在一片红海中杀出重围的?
它的成功密码,或许就藏在专注大众市场、极致成本控制、全球战略先行这三大核心逻辑中。
一、拒绝内卷的“车圈优衣库”,是如何炼成普惠科技的?
在新能源行业“堆配置”“拼概念”的浪潮中,零跑汽车创始人朱江明曾直言:“与其花精力打造一个‘高端故事’,不如用技术普惠大众。”这一理念与优衣库的“基本款哲学”不谋而合——“零跑要做车圈的优衣库,用技术力压缩溢价空间,让普通人用主流价格开上高端智能车。”
1. 爆款逻辑背后的“高配低价”哲学
在15-20万元价格区间,零跑C系列SUV家族实现“款款爆款”的市场奇迹:C11增程版以中型SUV的尺寸下探至15万级,标配三联屏、高通8155芯片、前双叉臂悬架,用入门即顶配的策略打破市场潜规则。“用户不需要为华而不实的功能买单”,零跑C系列通过**“配置饱和式下放”**让消费者直观感受到性价比的爆发力。

除了此前大热的C11增程版外,2024年全新推出的C10智能家享SUV与C16旗舰六座SUV更是将“配置饱和式下放”的理念推向新高度。
C10作为首款搭载“四叶草”中央集成式电子架构的车型,以14.88万元起售价重新定义A+级SUV价值标杆:
- 智能越级:全系标配激光雷达+英伟达Orin芯片,30万级车型首载的NAC导航辅助巡航功能下放至17万车型;
- 空间魔术:2845mm轴距带来行政级后排空间,后备箱容积拓展至1650L,比同级竞品大出20%;
- 成本重构:通过CTC 2.0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将电池包成本降低12%,却实现610km同级最长CLTC续航。
而定位“全家科技旗舰”的C16,则以“20万级唯一标配电动六座+冰箱彩电”的杀手锏冲击高端市场:
- 满配体验:二排双悬浮座椅带加热/通风/按摩,17.3英寸折叠大屏比理想L8更大;
- 全域自研增效:自研的8295智能座舱芯片算力提升200%,功耗却下降30%,支持“三指飞屏”等创新交互;
- 精准卡位:22.58万元起售价精准卡在理想L6与问界M7之间,用70%的配置体验撬动传统30万级客群。

这C10和C16这两款新车上市首月即斩获超3万订单,验证了零跑的**“减法哲学”**——砍掉用户低频使用的豪华配置(如电动门把手),将80%资源聚焦于高频刚需功能(智能驾驶、空间舒适性),最终实现“每1万预算对应10项核心配置升级”的精准价值释放。
2. 全域自研:垂直整合改写成本方程式
特斯拉的垂直整合神话在中国有了对标者——零跑的技术版图上,电池、电驱、智驾、座舱全部实现自研,电子零部件自制率突破60%!
- 电驱系统:自研油冷扁线电机,体积缩小40%、成本降低30%
- CTC电池底盘一体化:相比传统方案减重15%、续航增加10%
- “四叶草”中央集成架构:将动力、智驾、座舱、车身四大域合而为一,线束缩短40%,BOM成本直降20%

“真正的成本控制不应靠供应链压价,而是用技术创新重构产业链。”零跑工程师团队的一席话,揭示了其盈利的本质:通过全域自研压缩30%的研发冗余成本,让每辆车省下上万元真金白银。
二、做自己,凭什么是“小理想”?
业内曾戏称零跑是“50%理想的价格,70%理想的体验”。但深入观察便会发现,零跑的成长路径与理想汽车南辕北辙,它的打法更贴近“新能源界的丰田”——在务实中构建护城河。
1. 战略定力:“增程是手段,纯电才是终局”
面对增程式技术路线的风口,零跑的选择格外清醒:C11增程版瞄准市场红利,但对增程系统的投入始终控制在合理范围。“我们不依赖单一技术路径。”零跑技术人员透露,其纯电平台与增程式平台共享超70%零部件,这意味着无论政策风向如何变化,零跑都能以最低成本实现技术切换。这种**“技术冗余度管理”**背后,是深谋远虑的战略弹性。
2. 全球化破局:用欧洲市场破解内卷困境
当国内车企在价格战中贴身肉搏时,零跑已悄然完成全球布局:与Stellantis集团成立合资公司,借力其欧洲渠道网络快速铺货;针对欧盟市场量身定制右舵版C10/C11,通过车型认证时间比同行缩短40%。2024年第一季度,零跑海外订单量占比已达15%。“出海不是备选项,而是核心战略。” 零跑的全球化眼光,正在打开第二增长曲线。

3. 用户思维:用工程师文化对抗营销泡沫
“高管不需要频频上头条,产品会说话。”零跑内部的极简管理风格在业内独树一帜:创始人朱江明坚持技术出身的“老派作风”,研发团队可直接参与用户需求对接,新功能的OTA迭代速度保持每月一次。这种**“工程师直联用户”**的模式,让零跑2023年用户净推荐值(NPS)达到38%,远超行业平均25%的水平。
三、零跑式崛起:新能源赛道的“丰田模式”启示录
如果说特斯拉重新定义了智能汽车的产品逻辑,那么零跑的成功则揭示了中国新势力可持续发展的另一条路径——在规模化与盈利性之间找到平衡点,正如丰田通过精益生产重塑燃油车时代。
1. 制造革命:数字化工厂的效率跃迁
走进零跑金华4.0工厂,看不到传统车企的人海战术:800台AGV机器人构筑柔性产线,AI质检系统将缺陷检出率提升至99.97%,工厂能耗较行业均值降低22%。更关键的是,其单车制造成本比行业标杆低11%,但利润率高出行业均值4个百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