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伊始,电商巨头京东扔下两颗重磅炸弹,宣布跨界进军外卖与网约车领域。一直以来,京东在3C家电和物流领域成绩斐然,这次却突然将目光投向看似关联不大的本地生活服务,这究竟是盲目跟风扩张,还是刘强东精心布局的一盘大棋?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商业逻辑?
流量焦虑催生“破圈”之举,打造生活服务闭环
电商一直是京东的核心业务,但随着互联网流量增速逐渐放缓,各平台对用户时长的争夺愈发激烈,传统电商平台急需开拓新的增长空间。外卖和网约车作为高频刚需的生活场景,拥有庞大的日均活跃用户规模。京东敏锐地捕捉到这一机遇,试图通过这两个高频入口,将用户的消费场景从单纯的“购物”拓展到全方位的“生活服务”,进而构建起更加完善的消费生态链。

一组数据足以说明问题:2024年的数据显示,外卖用户日均打开App的次数是电商平台的3倍,而网约车用户月均使用频次也超过了15次。这些高频业务对于提升用户粘性、增加用户活跃度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物流能力“二次变现”,从商品配送迈向服务输送
京东物流堪称其核心竞争力。外卖业务对即时配送能力要求极高,网约车则依赖庞大的运力网络,而京东物流恰好拥有完善的仓储体系、专业的配送队伍以及先进的技术调度系统,这些资源完全可以复用于新开拓的外卖和网约车业务。

此前,京东试水“小时达”生鲜配送,已经积累了宝贵的即时物流经验。如今,若将网约车业务与京东物流的干线运输、同城货运相结合,还能进一步降低车辆的空驶率,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协同发展。
深挖数据资产,推动用户画像“全场景化”
电商数据记录了用户“买什么”,外卖数据反映出用户“吃什么”,出行数据则揭示了用户“去哪里”。当这三类数据汇聚在一起,京东便能勾勒出更加立体、全面的用户画像。基于这些丰富的数据,京东可以在广告推荐、金融风控以及供应链管理等方面实现精准优化。
在当下,互联网行业的竞争焦点已从单一场景转向了“数据生态”的较量。美团、滴滴等平台纷纷尝试反向切入电商领域,京东此番布局外卖与网约车,既是主动出击,也是一种必要的防守策略。

进军本地生活,挑战重重
尽管京东的跨界布局看似前景广阔,但实际上面临着诸多风险与挑战。首先,美团在外卖领域的市场占有率超过70%,滴滴在网约车市场也占据着稳固的地位,京东进入这两个赛道,必然要直面激烈的市场竞争,包括补贴大战和运力争夺等。
其次,外卖与网约车都属于重资产、低毛利的业务,如果京东不能在短期内实现快速规模化,很可能会对整体财报表现产生负面影响。
此外,从电商业务转向生活服务领域,业务逻辑有着显著差异,京东现有的团队基因能否适应这种快节奏、强地推的新业务模式,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刘强东的长远布局:京东“基础设施化”
